2009年4月20日 星期一

書中自有黃金屋


孩子的童話●鄭翊

從小,媽媽每個星期都帶我去書局看書和買書。每天晚上,媽媽就把我抱在懷里,讀故事書給我聽。

我5歲過後,就可以自己讀故事書,現在我的書已經多到可以開一間小小圖書館了。

每次媽媽帶我去旅行或是出外時,我都會帶故事書去讀,因為如果沒有事情做時,我會覺得很悶,就會一直去吵媽媽,但是如果我有書看就不會感到悶,可以自己在書中找樂趣。

有時候,我和媽媽都沒有出去玩,我們就坐在床上看書,媽媽看媽媽的書,我看我的書。

有一次,我壞蛋,媽媽罰我不可以看書,我就在一旁呱呱叫。

表姐看見了,就說:“喲,如果是我的媽媽這樣罰我就好了,我最討厭看書的!”

可是,我很喜歡看書,所以我不要媽媽這樣罰我。

當我心情不好時,去看書心情就會變好。看書可以讓我得到很多知識,知道很多東西。

如果有一天,我不能看書,我就會好像“死掉”的喔!

我告訴媽媽:“我長大後,要開一間很大很大的書局,那麼我就可以從早到晚一邊賣書,一邊看書了!”


媽媽的鏡子●楊微屏

“罰”孩子“不可以看書”,人人聽到我這樣的“處罰方式”,都覺得好笑且“另類”。

女兒喜歡看書,不是“故意栽培”而成,卻也不是偶然天生如此。

源起於自己從小就喜歡看書,小時常常收集班上同學的借書卡,一口氣到圖書館借多多本書回家看,別人不愛看書正好可以讓出借書卡來“成全”我。

少女時期,推搪男生的約會,理由是“我正在看一本書”,還記得對方很沮喪的問:“我在妳心目中竟然不如一本書?”

到了自己生下小孩後,新生命的新鮮感讓我對初生嬰兒“愛不釋手”,下班後哪裏都不去,對著嬰兒又沒有那麼多話說,就翻幼兒卡通書唸單字給她聽。

然後,到了可以把她帶出門時,除了購物中心的遊樂場,每星期必定報到的就是書局,把女兒抱在懷里,唸故事書給她聽,根據她的吸收能力買適合的書。

在女兒5歲之前,幾乎每個晚上她都依偎在我懷里,聽我一頁一句的唸故事,有時甚至一個故事會因她的要求而重覆數十遍,有時則是鼓勵她“覆述”故事給我聽。

在女兒的成長過程中,其中有5年我幾乎沒有機會閱讀自己的書,而是和她共同分享許許多多的童話故事,但自己和女兒都非常享受童話帶來的樂趣,也緊緊的相繫了親子關係。

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每年的4月23日為“世界書香日”,根據統計每名大馬人平均每年讀不超過兩本書。

身邊很多人都“羨慕”我有一個一天可能就讀超過兩本書的女兒,而抱怨他們買了書給孩子,但孩子就是沒有興趣看書,而一直追問我到底怎麼去“訓練”出愛看書的孩子。

其實,大人本身如有看書的習慣,孩子自小就耳濡目染,很自然的把看書當成生活中的一部份,而不覺得這是苦差。反之,大人自己不看書,整天只看電視和逛街,買了書丟給小孩,自己沒有引導,小孩未必能培養出閱讀的興趣。

大人本身發掘“書香”,就是孩子跟著從書中找到黃金屋的自然導向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