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

不再是小童的身影

《童話鏡子》──成長篇 ★楊微屏

終於從陌生的國度回到家里,歸心似箭的時候,時間過得特別慢。

跑向機場的閘口,搜尋思念的身影,突然看見一個“小女生”滿臉期待的笑容,啊!那是我的女兒……,而我,適才在搜索的卻還是小童的身影。

那一刻,心里掠過一個感覺:原來我的女兒已經慢慢從小童長大成小女生了。

只不過分開十多天,卻有不同的感悟。

媽媽不在的時候,她可以自己做很多事情,一切都要自己打點,思念媽媽的時候,就打開電腦等媽媽上網。

十多天可以讓一個人更獨立的成長。

母女倆之前曾有“放手”的約定,分開兩地時,雖然彼此思念,但是卻各自有新的體驗,小別後再相見時,欣慰的是感覺女兒真的是長大了。

成長的孩子自有本身的生活,對媽媽的依賴自然會越來越少,這時媽媽既寬慰,卻有少許失落。媽媽的心,都是這樣的嗎?

在外工作的這十多天,旅程中看見一對母女,做女兒的雖然已經長大,而且非常能幹獨立,可是她的媽媽總是用愛憐的眼光看她,當她對我們這些外人訴說在家里的糗事時,她的媽媽一直用充滿愛的眼光望住她,使到旁人都感覺到她的女兒的種種投訴都是甜蜜幸福的。

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在孩子長大後,仍可以常常有孩子在身邊陪伴,生命的階段總是讓人不由自主的需要不斷調適步伐,每轉換一個步伐,似乎會得到一些新體驗,卻又會隱約感受失落了一些甚麼東西。

常常看見很多本來很獨立的人,在離開父母的老巢時,都是很堅定而自信。可是,當有一天這些很獨立的人變成別人的父母後,一旦面對孩子的羽翼逐漸豐盛時,卻開始變得戰戰兢兢。

突然想到台灣作家龍應台在《親愛的安德烈》一書中,形容她的兒子對她說的“獨立宣言”時,感覺猶如阿爾及利亞向法國宣佈獨立、古巴向西班牙挑戰,甘地向英國說“不”。

只不過是和女兒分開十多天,一個總是想東想西的媽媽,不經意間發現久別的女兒已經不再是小小孩,卻產生了這麼大感觸,唉,真想不通我這到底是怎麼了?!一定是老了。

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

放手

《童話鏡子》─情感篇 ★楊微屏

坐在吉隆坡國際機場內,本來懷著期待心情,特派到自己陌生又好奇的國家采訪,可是此刻心里卻有牽掛。

女兒在我臨行前一晚,還賭氣的跟我說:“我生氣,你為甚麼要出國嘛?我要你,我要媽媽。”

我說:“你每天放學後回來看報紙、做功課、上網呀,要跟我講甚麼就在網上留言。”

她鼓著腮幫子說:“你的上司為甚麼叫你去這麼遠嘛?你有孩子的呀,派你去新加坡兩三天就可以了……。”

其實,每天做完功課後就“掛”在網上,本來就是她的日常生活,有時我跟她說話,她好像都當作耳邊風。而過去10年,雖然多次有機會被特派到外國采訪,可是因為放不下女兒,所以一直都沒有離開她。

可是,現在她已進入成長另一個階段,作為一個“職場媽媽”,有時發現自己對孩子嘮嘮叨叨,孩子不耐煩的聽不入耳,自己因此大發雷霆,無趣之餘也開始有些失落,尤其正在慢慢長大的女兒,開口閉口要求“獨立”的時候。

開始重思媽媽和孩子之間,要怎麼適當的放手。

所以今年6月,第一次放手讓她去參加教會的三天生活營,但當時告訴她,如果媽媽放手,女兒也要學習放手,要求獨立和放手必須是雙向的,否則只是媽媽放手,女兒慢慢長大時,越走越遠,媽媽就會越來越失落。

搞到後來,大家都在懷疑,到底現在不能“獨立”的是這個太依戀女兒的媽媽?還是依戀媽媽的女兒?

然而,決定了這次“放手之旅”後,臨行前卻仍捨不得女兒。雖然只是出門12天,可是心里卻有些後悔本來的決定。一些朋友懷疑的問:妳會在最後一分鐘不去的嗎?我說:“我的護照不在我手里,不然可能我不去了。”朋友吁一口氣說:“幸好護照不在你手中!”

姐姐、朋友、同行和老同學們,在我出門前都陸續在網上留言及通過手機短訊,叮囑我放心出門,說這是我和女兒都藉此學習獨立和放手的時機。一些好友,也答應會幫忙照顧女兒的心,為她解憂解悶。

這些短訊和留言,是非常溫暖的鼓勵。

帶著行李和電腦上路的職場媽媽,坐在機場內一邊打稿,一邊回想當年拎著背包到異鄉追尋理想時,母親繫在自己身上的牽掛時,矛盾而複雜的發現“放手”原來那麼難,要怎麼適當的在母親和孩子之間放手,卻是一種情感收發的智慧呵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