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8月27日 星期四

滿街都是“雞”、“鵝”、“鴨”




孩子的童話●鄭翊

在泰國笆堤雅旅行,導遊叔叔說這里晚上滿街都會看見“雞”、“鵝”、“鴨”。

晚上我們上了“嘟嘟車”,媽媽向我解釋,現在我們要去參觀一條街,可以見到“雞”、“鵝”、“鴨”。“雞”是女人、“鵝”是“人妖”、“鴨”是男人,他們的工作都是用身體向客人換錢。

我問:“是不是像電視劇《陀鎗師姐》里的‘北姑’,整天站在街邊拉客?”媽媽說是。

和我們同一個旅行團的姐姐驚奇的問我:“咦,妳也跟去呀?”

到了那條街,我緊牽著外公的手說:“不要讓阿公給‘雞’拿去……。”結果導遊叔叔和大家都哈哈笑。

媽媽一直在拍照,還一邊叫我猜哪一個是“雞”、“鵝”、還是“鴨”。

當我見到街邊穿得少少的女人在跳舞時,就低聲叫出來:“雞!”,過後看到6隻“鵝”穿著裙子坐在店前,可是很難看出“鴨”是怎樣的?

當媽媽替一群“雞”拍照時,她們把我抱起來坐在椅子上,很高興要和我合照。但是我不喜歡這條街,走在這里我感到非常不舒服,所以一下子媽媽就帶我離開。

媽媽說她就是故意帶我去看甚麼是“雞”、“鵝”、“鴨”,讓我看看他們是如何賺錢。

媽媽問我:“你長大後如果沒有錢,要像他們這樣嗎?”

我才不要!我要去做其他工作來賺錢。媽媽說“做牛做馬”是工作很辛苦的形容詞,我就接下去說:“做牛做馬不做雞!”



媽媽的鏡子●楊微屏

泰國笆堤雅有一條街,晚上7時至凌晨2時全面關閉不通車,只讓遊客行逛其中,長達兩三公里的街道,兩邊盡是燈紅酒綠的夜店,充滿情色世界。

這條“不夜街”最多外國遊客,滿街都是“雞”、“鵝”、“鴨”,穿得非常清涼的在街邊跳舞,搔首弄姿的吸引遊客進入夜店娛樂。

然而,這是政府促進旅遊業的其中一個重點活動,整夜都有旅遊警察維持街道的治安,確保遊客的安全。據導遊說,泰國只有笆堤雅和普吉島,各有一條像這樣夜間就關閉道路不通車的“燈紅酒綠”街道。

帶著女兒去旅行,我百無禁忌的帶她去參觀這條特別的街,同行的團友都覺得很驚訝,但是在出發前我先向女兒解釋這條街的情況。

走在那條街時,我也看見一些外國遊客帶著兩三個小孩來參觀。

曾經,讀過一篇關於泰國娼妓的報導,一名住在泰北山區的七歲小女孩,對作者說她的願望是快點長大,可以到大城市做“雞”來改善一家人的生活。

在那天真爛漫的口氣和期許背後,令人為之感到震驚,也許在那樣的社會風氣和“笑貧不笑娼”的環境下,存在了這樣的價值觀。

可是,在大馬也有很多來自小康之家,不是貧困家庭的女生,一些在青春期被愛情迷惑,願意受男朋友牽制而走向出賣自己身體之路。

也有一些女生為追求物質和虛榮,不惜出賣自己的身體,追隨“無聲文化”。曾經吉打州內揭發一些未足12歲的女生,因崇尚物質主義,輟學後以“原始本錢”換取金錢,任由陌生男人撫摸身體賺外快。

時代已不一樣,即使對著一個小孩子,我們也不能假裝說這個世界是好的,這個世界本來就存在著好與不好的事物,與其對社會的真相躲閃遮掩,讓孩子們產生諸多揣測和好奇,不如帶著他們親自張開眼睛,看清楚社會另一個負面的面貌。

小孩親眼看到負面事物,大人能更容易的引導小孩作出反思,從而讓他們在成長路上,認清事情的正負價值觀,在學習過程中取得反面教材。

2009年8月21日 星期五

人比鬼更可怕




孩子的童話●鄭翊

農曆七月晚上,媽媽從外地開會回來,和我談天時低聲的問:“你這幾天有看見路邊有許多人點蠟燭拜拜嗎?”

我躺在床上,點點頭說:“有……。”

媽媽:“你知道為甚麼這樣嗎?”

我說:“盂蘭勝會嘛,給餓鬼出來吃東西,還有紀念一個人孝順他的媽媽……。”媽媽接下去說:“對,就是‘目蓮救母’的故事,目連闖鬼門關救出在地獄受苦的母親。”

可是,媽媽說現代人慶祝中元節盂蘭勝會,“意思”好像都有點不同了,變成“拜餓鬼”。

三更半夜媽媽還問我:“你看見人家在路邊點蠟燭燒東西拜拜,會害怕嗎?”

我說:“怕……不知火在燒時,會不會冒出一個幽靈……?”

我看了看房間四周,悄悄的對媽媽說:“不知道有沒有餓鬼會跑進來?”

媽媽警告我說:“不要亂講話啦!”

我快點大聲的說:“餓鬼,全部給我出去,這里沒有飯吃,快點出去!”

媽媽笑了,問我怕鬼嗎?我說:“有一點啦!”

幾個月前,有人在學校四樓一間教室,掛了一隻像蝙蝠的東西,有十多個同學下課時就跑去看,然後傳說有鬼。我沒有去看,但比我大的高年級姐姐告訴我,那不是鬼,好像是蝙蝠。



媽媽的鏡子●楊微屏

農曆七月晚上和女兒談鬼,並不是存心要嚇小孩子。

當她在生活中開始聽到有人謠傳鬼的存在時,,曾“疑神疑鬼”的問“世界上有沒有鬼?”

我根據自己的感覺告訴她,如果我們心里相信有“鬼”,就會覺得世上有“鬼”,如果抱定信念心里不相信有鬼,世界上就沒有鬼。

“鬼”最常出現在哪裏?

最常出現在人的口里、心里!

世界上沒有多少人真正看過鬼,鬼到底長得一幅“鬼樣”還是“人樣”,都沒有人可以具體統一的形容出來。

“鬼”都只是在人的心里。

人們認為鬼可怕,可是可怕在哪裏?可怕在人們道聽途說或不能肯定是否存在幻覺的境界里。

鬼再可怕,會比人可怕嗎?

在現今社會中,每天翻開報紙都會看到許多匪徒失去人性良知,為了私慾而心生歹念,幹下搶劫、奸殺、綁票撕票的可怕案件,人神共憤。甚至身邊的熟人、親人,也可能會幹下這種失去良知的罪行,讓人防不勝防。

但是,我們從來都沒有看過任何一宗命案,是關於“鬼”害死人的,而且鬼也不會幹下搶劫、強奸等罪行後,再失去“鬼性”的殺死人,鬼更不會侵犯和殺害自己的親人。

其實,農曆七月晚上駕車回家的路上,我看見沿途“拜鬼”的燭火,心里根本沒想到怕鬼會突然出現在眼前這回事。

我只是很小心的一上車就快快鎖好車門,回到家就快快進屋,一分鐘也不敢多呆在外頭,以免心懷不軌的人,讓我變成任何命案的主角。

人,比鬼更可怕!

2009年8月18日 星期二

口罩印“Sehati,sejiwa”



《童話鏡子 》外一篇 ★楊微屏

朋友從台灣買印有卡通的口罩給翊翊,非常可愛,學校里有同學媽媽為此還打電話來問,去哪裏可買到?

在大馬,好像不常見到印有圖案和卡通的口罩。

翊翊就突發奇想,說:“大馬首相一直在說‘一個馬來西亞”,電視上的全民廣告也一直喊口號‘Sehati,sejiwa’(一條心、一個精神),那市面上的口罩不如都印上這些Sehati,sejiwa的字樣。”

A型流感在大馬已淪至失控局面,官方公佈的確認病例和死亡病例數據每天驟增,之前別的國家先後出現病例時,大馬很自豪於“零病例”,轉眼失控程度卻暴露了應對機制的弱點。

目前國內中央醫院、私人醫院和診所,出現流感症狀的病人倍增。然而日前帶翊翊到一所私人醫院看病時,驚見仍有一些醫生和護士,都沒有戴上口罩。醫院里很多病人,包括一些帶孩子看病的家長,都沒有為本身及孩子準備口罩。

據在新加坡工作的朋友說,在該國每家醫院門口都有專人駐守,為準備進入醫院的人檢驗體溫及派發口罩,而帶孩子去看病的家長例行須被檢驗體溫。任何病人若被發現咳嗽而已,都必須強制在家休息10天,不能上學或上課。

相形之下,大馬的醫院,不管是政府或私人醫院,都找不到這種種嚴密的防範跡象。

大馬衛生部在大馬仍處於“零病例”時,在機場進行檢驗和隔離工作時都已落人之後,面對傳 媒時大陣仗的發表“高效率”表象,很多遊客包括很多記者自疫區回國都發現輕易成為漏網之魚,機場的檢驗程序是“得過且過”!

如今衛生部要求人民一發現流感症狀即去求醫,甚至標榜15分鐘就可迅速驗出有否A型流感病毒,然而一些人民的親身經歷仍反映出,真實情況和衛生部在傳媒面前所標榜的有出入。而且,許多檢驗報告都要兩三天才能出爐,任何後果最終卻被衛生部推卸給病人本身延誤醫治、或指病人原屬高風險人士所致。

國慶日即將來臨,當前A型流感讓人們深感“草木皆兵”之際,政府或任何方面也好,這時推出“一個馬來西亞”、“Sehati,sejiwa”的口罩,照說也很應景。

藉此提醒官民戴口罩防範流感之際,更可以警惕大馬中央政府、民聯州政府,如果大家都以“一條心、一個精神”去共同應對A型流感、經濟問題、肅貪問題,而不是從不間斷的全部去拼政治輸贏,那麼大馬的A型流感恐怖的死亡數據和確認病例。就不會這樣迅速節節上升。

2009年8月12日 星期三

大人是無法信任的

《童話鏡子》外一篇 ★楊微屏

我在辦事處打稿時,msn浮出翊翊輸入的個人訊息,寫著:“大人是無法信任的”。

於是,媽媽和翊翊之間有了以下即時通訊對話:

媽媽:大人是無法信任的?講的是我嗎?
翊翊:就是你。
媽媽:為甚麼我無法被信任呢?
翊翊:因為你本來答應我去羽毛球館打球,後來又不給我去了。
媽媽:……。

過了幾天,翊翊閱報時看見副刊一則文章的標題時,故意提高聲音唸出來:“大人總是出爾反爾!”

其實,我很難過於自己被標籤成是無法被信任的大人,但卻必須承認這是事實。

在“不被信任”的背後,存有的隱憂其實就是現今連衛生部都無法確認真正數據的A(H1N1)流感。

在目前的時局中,各方都呼吁人們減少到人多場合,或在人多的地方戴上口罩,而羽球館密不通風的設計,卻是我不能放下的顧慮,所以就拒絕了愛打羽毛球的孩子去那邊。

流感已到了無法隔離的階段,衛生部采取的步驟就是不再隔離任何人,只有出現疑似症狀的病人才被檢驗和受促隔離,所以人們都不知道自己在甚麼時候,是處在風險中。

在全馬各地,陸續有小學、中學或大專受勸告暫時停課,僅是吉打州就先後有42間學校,包括大專、護士訓練學院本身因出現流感疑似症狀而受促暫時停課。

有些地方是人們無法避免必須去的,比如學校、職場。然而在一些風險存在,又可以不必去的地方,當前應是能免則免。

目前天氣旱燥,也是很多成人及小孩最易感染普通流感,同樣會出現咳嗽、傷風、發燒、喉嚨痛之類症狀,甚至一些10歲以下的小孩在這種天氣中,面對感染手足口症的風險。

普通流感、手足口症,處在目前A型流感疑慮中,也常常被人們捕風捉影,搞不清到底是甚麼之前,謠言就會滿天飛。尤其區內一些學校,就會出現一些關於有人因感染手足口症或A型流感而去世之類的不實傳言,搞到人心惶惶。

傳媒頻密接到這類謠言時,實事求是的向衛生局、校方求証,才是平定謠言、安定人心的做法。

然而,仍有一些校方負責人,即使學校或幼兒園停課,面對傳媒求証時卻采取逃避和負面反應,這反而引起更多的揣測。這樣的逃避引起的揣測,是否更進一步使更多人,覺得“大人是無法信任的”?

作為一個母親,我讓孩子在書包里準備口罩,一再對孩子解釋當前沒有辦法阻止任何疫情風險時,我們只能做的是在能力之內做好自我防範措施,

所以即使孩子認為我這個“大人是無法信任的”,我寧願不被信任,也不願意妥協的把孩子置於不可預測的風險中。

2009年8月10日 星期一

爸爸的感人日記(Ⅳ)



爸爸的感人日記(Ⅳ)/鄭志明

●21/9/1999

早上7時,翊翊吵著要喝奶,眼睛也沒睜開就把奶喝完就繼續睡到8點。9點多把翊翊送到安娣家。

下午6點接翊翊,直接帶她出去玩,途中見到安哥,停下和他打招呼,翊翊卻不睬人。

我帶翊翊到象嶼山看猴子,今天猴子不多,但翊翊也很高興。

回到家,給翊翊喝奶後,讓她在客廳玩,但是她愁眉苦臉的,就知道她開始想念媽咪。

翊翊一副要哭的樣子,走來擁抱我,並把頭靠向我依偎著。

我帶她進房里,讓她睡覺,她躺在床上,靜靜的,十五分鐘後站了起來,要我抱她下床,生龍活虎的玩到9點,過後她疲倦後才睡著。

可是,今晚我卻失眠了,已凌晨3時,還在想念老婆。

●22/9

翊翊7點喝奶後,我叫她再睡,她乖乖的躺下,但睡不著,7點半就吵著起來,口里說“戲”,要我開vcd給她看。

我連開了幾片,她都搖頭,開“媽媽的眼睛”時,以為她會喜歡,怎知她一聽到歌曲,就說:“媽媽……”,然後搖頭不要看,跟著就投進我懷裏,很委屈的。

我問她要不要餅,她搖頭,我帶她去采果果,有果果吃她很開心,可惜今天果果不多。

隔壁安娣抱baby過來,翊翊在屋里看到,很高興的直嚷"baby",要我抱她出去。

安娣問她"媽咪在哪裏?明天要回來了是嗎?",翊翊的手亂指,口中說:“機!”表示媽咪坐飛機。

後來,我拿餅給她,她握在手里很久,不願打開塑膠袋,把玩夠了,才叫我開給她吃。9點多我送她去安娣家。

下午6點多我去載她,帶她去買麵包和cookies,翊翊很喜歡吃cookies,我們去公園玩。

回程時,翊翊坐在座位,突然喊“媽媽”幾次,我問她:“甚麼?”她攤開雙手說:“沒有……”

我說:“媽咪明天才回來。”她說:"huh!"

回家喝完奶後,她指著媽咪相片喊:“媽咪!”

後來在床上玩時,翊翊拿起她的“大哥大”,似模似樣的在打電話給媽咪,她說:“給……媽咪……媽咪…沒有……機”。

我在寫這篇日記時,給她看到了,也吵著要寫字,我就給她一支筆和書,讓她寫得不亦樂乎。

■媽咪後記
23/9/1999
媽咪從香港回來了,一下飛機就飛跑出閘,迎著小小翊翊緊緊的擁抱,一直抱著她回到家。從那個晚上至到連續兩個星期,媽咪一沖涼,翊翊就站在浴室門口守著,口里一直喊“媽咪!”,深怕媽咪會突然不見!

從1999年9月23之後,直到現在2009年,媽咪再也沒有離開翊翊到外國公幹。

爸爸的感人日記(Ⅲ)


爸爸的感人日記(Ⅲ)/鄭志明

●19/9/1999年

早上七點半,翊翊醒來沒哭鬧,她向我打招呼,指著床問:“媽咪?”然後雙手一攤,我點頭說:“媽咪做工沒回來”,她聽了,"huh"一聲應我,就下床玩,然後很開心的吃果果。

9點左右,翊翊有點疲倦的揉眼,並向我manja,一面嗚咽的說要媽咪。

6點多,我去車站載小姨回來後,才去載翊翊,她看到車上有人,以為是媽咪,發現“貨不對辦”時,發了小脾氣,不過回到家時,卻和小姨很好,還叫她“姨婆”,並搬小姨行李中的東西出來玩。

7點多,翊翊開始吵要媽咪,我帶她出去打包晚餐,路上見到阿婆和隔壁安娣。

阿婆說翊翊瘦了,安娣還故意撩翊翊,問她媽咪呢?阿婆不滿的叫安娣不要再弄翊翊傷心。

7.40分,買晚餐回來後,我泡奶給翊翊喝,她還是要躺在我懷里喝奶。

8點多翊翊疲倦了,安娣說她今天睡得少,所以我要她去睡覺,她到處找奶咀說“睡覺”,怎知上床後又不甘心,要這個要那個,搞到9點半左右才真正入睡。

●20/9/1999年

早上6點多,翊翊就一直依依哦哦的吵,7點左右就醒來,,看到姨婆,以為是媽咪,當她發現認錯人後,就大哭一場,哭得很淒涼,不肯讓我抱,也不要喝奶。

在她哭得唏噓時,這才讓我抱在懷里,然後躺下喝奶。之後我帶她到安娣家附近公園走走,7點半才送她去安娣家。

傍晚,飛機飛過上空,翊翊指著飛機看著我,我告訴她媽咪坐飛機去做工,她就向飛機bye bye。

回到家,我問她媽咪呢?她指門外。

(待續)

爸爸的感人日記(Ⅱ)


爸爸的感人日記(Ⅱ)/鄭志明

●18/9/1999年
原以為翊翊今天的心情好了許多,今天不必再被折騰了,可是我今晚還是心疼得難以自禁。

今早翊翊七點就醒來,沒吵沒鬧,還對我笑,我心里很開心,帶她去巴剎買糕。

陪她一個早上,玩洋娃娃、戴帽子、看vcd,一切都好端端的,突然她想起了媽咪,就扁著嘴,哭喪著臉看我,她雖沒說出來,但我又感覺到她對媽咪的思念,連糕和餅都不吃了。

她要我開baby的vcd,我開了第三輯的“母親你真偉大”,她搖頭說不要,於是我就換了“媽媽的眼睛”。翊翊一看到就很欣喜的哼唱“媽媽……”,看了一半時,她突然跑去敲房門,要找“媽咪”。

我告訴她媽咪坐飛機去做工還沒回來,她很失望,若有所失的站在門前。

後來我拿帽子給她戴,帶她照鏡子,看她的相片,她的心情才好些。

九點十分左右,我正要抱她上車,怎知她突然整個伏在我肩上,並緊緊抱著我好一陣子,她又在想念媽媽了。

隔壁安娣看到翊翊,就問她:“今天沒去安娣家嗎?媽咪呢?”

翊翊不答也不看她,我含糊的回答她,不想她去撩翊翊。

到了安娣家,她不大要進去,我騙她帶東西給安娣,她這才沒吵。

下午,安娣說翊翊今天心情比較好,雖然不大想吃東西,但在她們騙哄下,終於把粥吃完。

六點多我去到,她見到我就很開心,但還是偷偷的探頭,看我後面有沒她想念的人,她又失望了,皺眉向我manja。

我帶她去公園玩滑板,她很高興。七點左右,我問她要不要去super,她要,上車前她突然指著前面說:“媽咪!”我告訴她媽咪做工還沒回,她心有不甘。”

在車上,她嘀哩嘟嚕不知講甚麼,看到亞羅士打塔時她一直嚷"star,star”,指上空的月亮說"moon"。

去到super,她只高興一下,不久就突然伏在我肩上,不言不語,我一直和她講話,帶她看東西,她都提不起勁,於是我就帶她回家。一路上,她默不作聲,也不回答我的問題。

回到家,她很高興的四處探望,我告訴她媽咪做工還沒回,她愁眉苦臉,我問她:“還記得我們送媽咪去坐飛機嗎?她正在做工還沒回來,媽咪要你照顧爸爸。”她"huh"的一聲,就靜靜的站著。

我泡奶給她,她搖頭。我把她帶到客廳,抱著她餵奶,讓她一邊喝一邊看電視,結果她喝完90ML的奶。

之後她進到房里,悶悶不樂,跟著又在床上翻來翻去,口里不斷的發出悲傷的聲音,她又想念媽咪了。我擁抱她,很傷心也很心痛。

八點鐘,她疲倦的睡著,九點十分,翊翊在她的床上翻來翻去在哭著,口里一直叫“媽咪”,還好安撫她十分鐘後,她又睡回去。

以後,怎樣都不可再讓媽咪離開翊翊這樣多天。

(待續)

爸爸的感人日記(Ⅰ)


■媽咪開場白

媽咪和翊翊剛剛在舊物堆里,找到翊翊的爸爸在10年前即1999年的8天感人日記。這10年來,很多人都奇怪媽咪不願再離開翊翊到外國公幹,原因是甚麼?

爸爸這8天的感人日記,記載的是1999年9月15日至23間,媽咪被報館派去香港采訪,把當時僅一歲半的翊翊留給爸爸時,小小翊翊想念媽咪時的淒涼,和爸爸的心痛。所以,我們決定把爸爸的感人日記記載進“童話鏡子”。


■爸爸的感人日記(Ⅰ)/鄭志明

●15/9/1999年
翊翊在機場,看著媽咪上飛機,看著飛機起飛,她都有揮手Bye-bye和送飛吻,她沒有哭泣,她知道媽咪坐飛機去做工。

回到家里,她很乖的在玩,不過到了9點多要睡覺時,她開始想念媽咪,不願意睡,一直拖到10點才睡。

●16/9/1999年
翊翊8am就醒來,要找媽媽。

在安娣家時,她也一直找媽咪,要找媽媽。安娣說問她媽咪在哪裏時,她指著外面說“做工”。

今天翊翊在安娣家共睡了三次,6點左右我去載她時,她剛睡覺,6點45分,安娣打電話來說,翊翊醒了,而且在哭。

我去載她時,她向我manja,我買了個小叮噹給她玩。

回到家里,她吵著要媽咪,我帶她到後房及廁所找,告訴她媽咪坐飛機去做工,還沒回來。給她喝奶時,她躺在我懷里像baby那樣讓我餵奶。

9點左右她疲倦了,但不肯睡,要找媽咪。躺一下又站起來,扁咀要媽咪。

10點左右,她不再扁咀,而且哭鬧要媽咪,不肯讓我抱。我很傷心的看著她在哭,大約十五分鐘後,翊翊哭得疲倦了才睡著了。

我的可憐寶貝,我很心痛,看到翊翊受到相思的折磨,而我又無能為力,只覺得心酸。

●17/9/1999年
早上8點,翊翊就醒來,她沒哭,但東張西望,我告訴她:“我們那天帶媽咪去坐飛機,媽咪去做工,我們和她bye bye,媽咪還沒回來。”

她似懂非懂的看著我,我抱她去開大門,讓她看車子說:“爸載翊翊回來,媽咪去做工,要多多天才回來。”

她不相信,要去後房及廁所找。

後來帶她去安娣家時,她不大要安娣抱。中午安娣很憂愁的打電話來,說翊翊不知怎的,不吃東西,又一直哭,還在睡椅上滾來滾去,不知是否病了。

我一去到,就看到可憐的翊翊,我知道她是思念媽咪,我告訴安娣,她很驚訝:“翊翊在我這里,從來沒有這樣傷心哭泣過,她剛才一直有叫媽咪,看來真是在想媽媽。”

翊翊後來投入我懷里manja,我發現她有氣無力且很熱,安娣給她喝“七星茶”。

下午,安娣說她還是不大吃東西,我買了cornflakes和熊貓餅去,她只吃了一點點。

6點多我去載她,她看來很累,無精打采,安娣說她沒吃粥,現在看樣子要睡覺了,我放她在車椅上時,她哭著不要坐,但一會兒,吹了冷氣後才靜下來。

回到家,我采果果給她吃,帶她吹風看牛,她看來精神好多了,還會討餅吃,於是決定帶她去公園。

我們先到體育館對面的小公園,她在公園里很高興,因為涼爽,但她不要下來走。我抱著她,給她餅吃,她很開心,還和在公園里溫習功課的馬來妹打招呼、送飛吻,弄得她們都很開心。

翊翊吃了餅後,我又帶她到公園玩滑板,玩得很快樂。

回家後,她又找媽媽,我一再向她解釋,她靜靜的聽,沒有再吵鬧,我和她玩公仔、鬧鐘、讀書。

七點半,翊翊乖乖的睡了。但是看著她,我還是不禁心酸,小小年紀就要承受思念的折磨,我可憐的翊翊。

(待續)

2009年8月3日 星期一

老人與小孩




孩子的童話●鄭翊

有一天,媽媽到浮羅交怡工作,還沒有回來,阿公突然打電話來,約我去外面吃飯。

本來我因為想念媽媽而覺得傷心,可是後來阿公帶我去吃飯後,我就沒有那麼傷心了。

當阿公去外坡工作時,我常常跟隨媽媽去探望他。有時阿公回來了,我就整天跟著他。

當阿公要設定鬧鐘、手機各種功能時,都叫我幫他,所以大家都講我是阿公的“秘書”。

有時我帶阿公去休閑公園或旅遊勝地時,我就變成他的“導遊”了,我帶阿公去看魚、看動物、看飛禽、看稻田,甚麼都看就對了。

有一次,學校舉行歌唱比賽,我的朋友唱了一首“老人與小孩”,我回到家後就一直在唱:“門前老樹下,坐著老人與小孩,老人對我說,他的孩子都不乖,整天在國外,外國月亮比較圓,奇怪不奇怪……我是真心的朋友,真心的小孩,陪在你身邊,永遠不離開……我對老人說,我要陪您去看海……老人握著我的手,眼淚流下來……”

媽媽聽到了,就說:“聽到這首歌,就想到妳和阿公。”

我希望阿公活到一百多歲,可以看到我大學畢業,可以一直跟我在一起。



媽媽的鏡子●楊微屏

在很多家庭里,小孩子是最能貼近家中老人的心的那個人,有時甚至是三代之間,扮演“緩衝”角色的重要人物。

第一次聽到女兒口中哼“老人與小孩”時,心里突然感覺酸酸的,歌詞刻劃了老人期盼兒女陪伴的落寞,赤誠無邪的小孩卻無條件的把真摯的關心帶給了老人。

孩子小時依賴父母,翅膀長硬了飛向自己理想的天空,忙碌成了很多成長後的子女的藉口,忽略了家中年邁父母等待的心。

這樣的情形,並非僅在一、兩個家庭中出現,現代很多家庭都常常出現“真空”情況,尤其雙薪家庭中的夫妻,往往早出晚歸,即使和父母同住,彼此一天中見面的時間也不多。

有時身心俱累的下班回家後,一些為人子女者基於和父母之間的代溝,或是心情不好和其他外來因素,可能也不會很貼心的去關切家中老人的心靈。

至於離家到外地工作的子女,有人以忙碌為由和家鄉的老人欠缺互動,也有一些在外事業無成而自身難保,基於面子問題難以面對家鄉的父母,也尋求藉口逃避,卻不自覺的傷透了在家鄉苦盼子女消息的老人心。

一些沒有子女或親人在身邊的老人,得不到關心和照顧,甚至流落街頭,晚年淒涼。

街上行乞的老人,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,像早陣子報導中行乞後將錢悉數交給養子的蔡老奶奶,寧可捨棄在福利中心有吃有住的生活,也寧可被養子利用來行乞,可是旁人形容她見到人們眼中不肖的養子時,卻仍是滿心歡喜,即使把所有辛苦乞來的錢全部給養子也在所不惜。

現實中常常有人這麼說:父母養10個孩子,10個孩子卻養不起一個父親或母親,這確實是天下很多為人子女都感到慚愧的事情。有些父母雖有能力在生活上照顧自己,但老人寂寞的心靈,卻也希望獲得子女的關注。

雖然有老人院、福利中心可收容無人照顧的老人,而本身有能力的老人則可參與樂齡人士組織的活動,來消遣時間。但是不管是哪一種老人,表面上即使不表露,內心里其實等待的還是親人的關心和愛。

羽翼豐滿飛出去的成年子女,往往都忘了回望小孩赤誠的心,去關心自己家中的老人。小孩如何對待老人,正是許多忘了親情的大人需要學習的榜樣。

2009年8月2日 星期日

挖地道



孩子的童話●鄭翊

我告訴媽媽,我要把零用錢儲存進戶頭,到我長大時,就會存到多多錢,如果我進大學時,媽媽不夠錢,我就可用自己的錢來讀完大學。

媽媽聽了很高興,說我乖。

數年前報紙上說,有壞人挖地道潛入銀行的保險庫,把顧客存在保險箱的貴重東西偷掉。我覺得挖地道太老土了!

媽媽問:“為甚麼說老土呢?”

我說:“古裝人才挖地道,他們通常都是從地道逃命!”

但是,這些現代人挖地道不是為了逃命,是偷東西。

媽媽問我如果有貴重東西,要儲存在哪裏,我說:“當然是存在銀行啦!”

媽媽問:“不怕有人挖地道去偷掉嗎?”

我說:“偷掉了,有得賠的嘛!”

老師曾經對我們說,如果把錢放在家里,被偷掉了就沒有得賠,但是如果儲在銀行,被偷掉的時候,銀行就會賠。

所以,我還是覺得把錢和貴重東西都儲存在銀行里比較安全,因為不是每天都有人挖地道進銀行偷東西。



媽媽的鏡子●楊微屏

老爺爺、老奶奶把錢收進舊鐵罐的事情,到今天還存在。如果這些老人家,看到現代人每年付100令吉費用給銀行租賃保險箱的顧客,卻面臨匪徒挖地道潛入,一口氣竊走近百個保險險內的貴重財物時,可能會堅持認為“舊鐵罐”比銀行保險箱安全。

數年前一個開齋節連日公假,使到雪州史里肯邦安一間銀行遭匪徒乘機潛入,從3樓水泥地面破洞而入,竊走92個保險箱。十多年前發生在吉隆坡蕉賴一間銀行的類似案件,其中18名顧客不滿銀行在事後只答應賠償保險箱租戶10至45%的賠償額,而起訴銀行。

人民的教育水平逐漸提高,普遍上人們都還是會選擇把貴重財物和金錢都儲放於銀行,畢竟連小孩子都懂得,匪徒挖地道潛入銀行幹案的事件,並不會頻密發生。

相比之下,仿傚一些老人家貴重財物都收在“舊鐵罐”,風險可更大了。社會治安遠不如當年,匪徒不管日夜都潛入民宅 偷竊案件時有所聞,即使有人在家,往往也難逃目無法紀的匪徒洗劫,因此家里肯定不是存放貴重物品的安全地方。,即使匪徒不來,萬一遇上火災水災,貴重物品可能也會因此報銷,到時可就找不到人賠償,只能自嘆倒霉。

話說回來,現代人對銀行投以信任,銀行方面收了費用也務必要讓顧客安心,一而再三發生銀行保險庫遭手法高明的“專才匪徒”,挖地道潛入幹案事件後,國內銀行都有必要提高更嚴密周全的保安措施,包括和警方進行
保安系統連繫。

過去案例顯示一些銀行只在白天營業時間,有保安員值勤,夜間和假期則都欠奉保安員駐守,因而提供了匪徒下手機會。雖說倒霉的顧客一旦遇上保險箱失竊事件,會獲得銀行賠償,但畢竟賠償額有限制,並非每個顧客都會接受,最終鬧上法庭,銀行同樣要面對責任,更大的損失就是失去了公眾的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