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4月20日 星期一

誰偷走成長的路


孩子的童話●鄭翊

5歲的時候,幼稚園的老師講我是“神童”,但是我不知道“神童”是甚麼?

我以為“神童”是那種拜神的時候,在神壇手舞足蹈、亂叫亂跳的人。問了媽媽,我才知道“神童”是IQ很高,比別的孩子聰明很多的人。

我覺得很奇怪,又問媽媽:“為甚麼老師說我是神童?我真的是神童嗎?”

媽媽說:“不是,妳只是剛好比一些同學聰明一點罷了。”

媽媽告訴我,那些“神童”通常都是年紀很小的時候,就能做出很多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。”

報紙上之前寫一名“大馬神童”張世明死掉了,這名神童15歲就進大學,但是他不快樂,因為他不能像其他的孩子一樣玩樂,很小的時候就要讀很大的人的書。

媽媽問我:“妳覺得做神童比較好,還是做妳比較好?”

我說:“做我啦!”

我不是“神童”,小孩子不用做大人的事,所以我可以跟小朋友一起玩。我的朋友之中沒有人是“神童”,他們都跟我一樣。

沒有人逼我讀書,我常常去超級市場玩、看戲、去旅行、去兒童教會,“神童”哪裏可以像我這樣玩?!


媽媽的鏡子●楊微屏
現在的孩子基本上都很聰明,很多家長聽到旁人讚自己的孩子是“神童”時,就會不期然的覺得飄飄然,而對聰明的孩子投予更高的期望。

像“大馬神童”張世明這樣超高智商的人並不多,但是看看我們的周圍,卻不難發現很多家長都認為自己的孩子就是“神童”。

家長的虛榮心獲得周圍的讚美助長時,一些家長可能就不希望孩子按步就班,而真的把聰明的孩子當“神童”催谷,希望孩子能用比一般人更短的時間完成學業。

從張世明的悲劇中,人們感嘆他沒有屬於自己的年少歲月,背負家人和社會的期望,在年紀小小時就迅速攀越到另一個生活階段,以致他最終因不能適應這些不協調的節奏,而患上憂鬱症。

張世明的逝世喚起的醒覺,似乎不僅止於人們需探討“神童”的栽培方式。

因為,現代很多孩子即使不是智商超高的神童,他們純粹只是比別人更聰明一點,卻都同樣要承擔父母和師長過高的期望。

再聰明的孩子,都終歸是孩子,他們最想做的事情,其實就是和年紀相若的朋友一起玩樂。

即使去學校上課,功課或許會造成孩子心理一個負擔,但是學校里的同學,卻是孩子成長路上珍貴的同伴。

從小學到中學的孩子,他們都需要和自己年齡相若的朋友,在屬於他們的年紀,做那個階段的事情。到有一天成長後,再回首時掇拾生命每個階段的回憶,甜酸苦辣盡在其中。

在人生不同的階段,每個人在生命中遇到不同的老師、朋友、人與事,都是一步一步前進的人生旅途中,一點一點堆積的成長經驗。

生命不能重來,每個生命的階段流逝後就不能回頭,人不能到中年時才要把時間調回童年階段、到老年時才要追回少年的青澀時代。

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的人,別偷走了孩子的童年和青春少年期,這是任誰一生用甚麼條件都換不回來的寶貝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