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4月23日 星期四

不能承受的重

孩子的童話●鄭翊

每天我都帶兩個書包上課,一個背著,一個用手提。

要走上3樓教室時,拿兩個書包很吃力。

如果我是校長,我會在學校內建電梯。

首先我會建一個專門運載書包的電梯,小孩子把書包放進電梯,跟守在電梯的工作人員說書包要送去哪一層樓,然後書包就會送到每一樓的一個“書包通道”,像機場行李轉運站這樣,讓小孩子去拿自己的書包回課室。

這樣,小孩子自己就不用背重重的書包上樓,而且可以乘電梯到樓上課室,不用像我們現在這樣辛苦。

另外,我還要做幾個有棚頂的“通道”,從教室前面的走廊連接到兩個不同方向的校門口,這樣小孩子就不必在下雨天時淋雨。


媽媽的鏡子●楊微屏

小學生的書包重,孩子背上的重量是家長心里的包袱,尤其瘦小的孩子背著重重的書包步上高樓,當中潛伏的危機和生理發育的後遺症,都令人擔心。

無奈,華小建築物只能往上建,要爭取一寸多餘的土地都不容易,縱觀華小都沒有空間往橫發展,教室都只能往高處向上建。

每次看到華小生重重的書包,心里感慨小小的孩子,背負的豈止是書包的重量,他們背負的其實是看不見的華教傳承使命。

華小生的功課負擔原本就比國小生重,但是很多熱愛華教的家長還是願意和孩子共同獻出一分力量,延續母語教育,而不計書包重量帶來的負擔,只要把華文教育一代一代傳下去。

政府在數年前推行英語數理教學後,華社和華基政黨最終爭取到在華小推行雙語數理教學制,在母語教數理為主、英語數理為輔情況下,華小生的書包重量再一次增加課本負擔。在這當中小學生可能都不自覺,小小的生命其實都在承擔捍衛華教的重任。

英語數理教學是否繼續推行及是否作為考試媒介語遲遲未定奪,華教和華社這數年來爭取以母語教數理,避免華小變質的努力不懈,但往往卻會莫名被冠上挑起種族敏感課題的大帽子。

政府的最後決定,不只是各民族是否得以延續以母語教數理的轉機,也是小學生們的書包重量和學習空間是否有喘息機會的關鍵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