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4月20日 星期一

啞吧吃黃蓮

孩子的童話●鄭翊

上個星期,媽媽生病,不能發出聲音,也不能講話。

當有人打電話給媽媽時,我就會對打電話來的人說:“我媽媽不能講話,要跟她講甚麼就傳送SMS(手機短訊)。

媽媽要對我講話時,只能用筆寫或發出“唏唏嗦嗦”的聲音,我就把耳朵附到媽媽嘴巴前,仔細的聽媽媽要講的是甚麼。

我要媽媽帶我出去玩,但是媽媽的條件是我必須負責講話,所以當我們去餐廳、去商店買東西,需要講話時都是我負責講話。

媽媽說她自己好像變成了“啞吧”。

我問媽媽:“人為甚麼會變成啞吧的?”

媽媽用只有我一個人聽得懂的“唏唏嗦嗦”的聲音告訴我,有些人天生是啞吧,所以不能說話。也有一些人天生是聾子,但因為聾子聽不到聲音,就學不會說話,所以天生的聾子也會變成啞吧。
媽媽說,如果一個哭得太多,或者喊得太多,破壞聲帶也會變成啞吧。如果一個人太傷心,不要講話,久了也可能會變成啞吧。

我們在外面玩了一天後,媽媽覺得那些餐廳、商店的人,好像很同情我這麼一個小女孩,卻有一個啞吧的媽媽要照顧。

我對媽媽說:“等媽媽可以講話時,我們再穿回同樣的衣服,去回同樣的地方,講話給他們聽,讓他們知道您不是啞吧!”


媽媽的鏡子●楊微屏

身體發熱,一連三天不能發聲講話,體驗了“啞吧吃黃蓮”的辛苦,卻領受到小女兒的貼心關懷。
我說:“媽媽不能講話,就不能罵妳,那妳應該很開心。”

她說:“覺得非常清靜,很不習慣,我寧願媽媽罵我,也不要媽媽沒有聲音,不能講話。”

老實說,那三天不必講話,帶女兒出去時,又讓一些不知情的人以為是啞吧,看到那些人“同情的眼光”時,似乎感受到了肢障或失聰人士的心情。

尤其,看到周圍一些人做一些事情,心里有話說卻講不出時,真的會覺得沮喪。但我畢竟不是真的啞吧,我還可用筆寫、以手機短訊、及在互聯網上通過MSN和同事及朋友溝通。

但,那些天生是啞吧的人,他們和常人學習的字體不同,他們也不容易和不懂手語的人溝通,他們想要表達的意思,旁人未必能正確領會。

科技資訊配備,包括電腦和手機,都具備功能讓人不必講話也可和別人溝通交流,但對天生的啞吧卻未必能派上用場。

當了幾天的“假啞吧”,卻在靜默的觀察周圍的環境時,深深的感受到不管是啞吧,還是肢障或失聰人士,如果身邊都有真正關心體貼他們的親人或朋友,是協助他們溶入社會的重要動力。

而社會人士對啞吧或肢障及失聰者的諒解、耐心和包容,能更鼓舞他們面對社會的信心,反之太多的同情卻是無形的傷害,讓他們想証明自己能和常人一樣投入社會時,面對一種不被信任的感覺。

三天後,我突然因一件觸動不愉快心情的事件,而突然可以開口講很多話了。也許,在那之前我本來就能講話,只是太久沒有講話而形成“言語上的自閉”,缺乏發聲音的信心而乾脆不講話。

這不禁讓我想起女兒提出為何人會變啞吧的問題,剎那彷彿領悟到,原來憂鬱悲傷而選擇自閉的人,若長久拒絕和別人溝通,也會形成變相的啞吧一族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