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5月1日 星期五

鸚鵡罵“粗話”?!



孩子的童話●鄭翊

有一天,我、媽媽和外公到一座休閑公園遊玩。公園內有很多動物、飛禽,其中兩隻小馬自由的走動,非常有趣。

我停下來看一隻馬,可是馬卻走向我,媽媽嚇得拉著我後退,外公要保護我們,就嘗試摸摸馬的身體,可是馬卻要咬外公,嚇得我們大叫起來,幸好最後馬自己跑開,我們也快點離開,去看飛禽。

有一隻七彩的鸚鵡被關在籠子里,對我說:“哈囉!”

鸚鵡會說話,我們聽了都很高興,當媽媽和外公走累了,走到亭子去休息時,我一個人站在籠子旁,不斷跟鸚鵡說“哈囉!”,希望鸚鵡開始再說話。

可是,鸚鵡突然講粗話,它說:“xx”,鸚鵡怎麼用粗話罵我呢?

我跑去告訴外公和媽媽,他們聽了卻笑起來,外公說:“我去問鸚鵡為甚麼罵我的小孫女?”

可是當外公問鸚鵡時,鸚鵡卻眨著眼睛假裝沒聽見,很“無辜”的樣子,也不回答外公的問題。

媽媽問我,剛才有沒有去作弄鸚鵡,可是我並沒有這樣做。

回家的路上,我還一直想不通鸚鵡為何會用粗話罵人,外公和媽媽卻一直笑說:“今天一下子被馬追,一下子被鸚鵡用粗話罵,真是奇怪哦!”


媽媽的鏡子●楊微屏

鸚鵡用福建話的粗話罵小孩,看著女兒氣急敗壞繞著小山跑上來,投訴鸚鵡用粗話罵她,我和爸爸先是一怔,接下來就笑得上氣不接下氣。

女兒一直對鸚鵡罵粗話百思不解,她的外公“問”鸚鵡也“問”不出所以然。

當大家都笑夠了,我就很認真的解答女兒的問題,鸚鵡對周圍的人講的話,“耳濡目染”了就會有樣學樣。鸚鵡可能聆聽一些工作人員或遊客的粗話後,從中學會講粗話。

鸚鵡和小孩一樣,言行舉止都是從成長環境中塑造出來。

鸚鵡反映了周遭長期與它相處的人的言詞修養,小孩說話的方式、思維模式也直接受到成長環境的影響。

小孩子平常講話的表情、語氣、方式,都和我們所給他們的家庭教育背景息息相關。

可是,大人常常堅持自己是對的,結果往往忽略了小孩的言行,是反映自己真實一面的鏡子,大人常常都沒有辦法誠實的檢討自己,而小孩子的言行卻如鸚鵡般,重演我們灌輸給他們的價值觀。

更多時候,家長、長輩和教師,都忘記自己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對象,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,看到小孩不當的言行時,卻不自覺那是自己的另一面,反而不斷責備孩子。

這就好像鸚鵡講了粗話,難道應該要責備的真是鸚鵡嗎?

小孩被鸚鵡用粗話問候,聽起來覺得好笑,可是背後卻讓大人上了一課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